裝修預算超支?揭秘7大根源,提前避開不花冤枉錢
“明明預算15萬,裝完花了20萬”——裝修預算超支是很多業(yè)主的痛點。其實,超支并非偶然,大多源于前期規(guī)劃疏漏、施工中把控不嚴或被套路。以下盤點預算超支的7大常見原因,附具體案例和規(guī)避方法,幫你守住錢包,避免“裝到一半沒錢了”。
一、前期規(guī)劃“拍腦袋”:漏項太多,開工后被迫加錢
預算超支的頭號原因是“前期沒算全”,很多隱性項目被忽略,開工后不得不掏錢。
(一)漏算“基礎(chǔ)雜項”
常見漏項:
墻體拆改后的垃圾清運費(10-20元/㎡,90㎡房子約1000元);
墻面基層處理(如鏟墻皮、找平,8-15元/㎡,老房尤其容易漏算);
瓷磚倒角、地漏安裝等“小額增項”(單個幾十元,累積起來超千元)。
案例:業(yè)主小王預算12萬裝修90㎡新房,簽約時沒算垃圾清運和墻面找平,開工后工人說“不做這些沒法施工”,被迫加錢2500元。
規(guī)避:列“預算清單”時,讓裝修公司標注“包含所有人工、材料、雜費”,并注明“無額外收費項目”。
二、材料“悄悄升級”:從“夠用”到“想要更好”
很多人在選材料時不知不覺提高標準,預算自然超標,尤其容易在“面子工程”上沖動消費。
(一)瓷磚、地板:從“實用款”到“進口款”
案例:李女士原定客廳鋪80元/㎡的國產(chǎn)瓷磚,看樣時被推薦“進口防滑款”(180元/㎡),想著“一輩子裝一次”就換了,單此項多花8000元(90㎡客廳)。
常見升級點:
瓷磚:從普通拋光磚→通體大理石(單價翻倍);
地板:從復合地板→純實木(每平米貴200-300元);
乳膠漆:從國產(chǎn)環(huán)???/font>→進口品牌(一桶貴300-500元)。
規(guī)避:選材料前寫“心理價位上限”,超出10%堅決不換,或用“局部升級”替代全屋(如客廳用稍好的,臥室選平價款)。
三、施工中“臨時改方案”: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
“看著不順眼就改”是預算的“隱形殺手”,任何微小改動都可能導致人工、材料二次消費。
(一)結(jié)構(gòu)改動:拆了又砌,成本翻倍
案例:張先生裝修時覺得主臥門洞位置不好,開工3天后要求改門洞,結(jié)果:拆舊門洞(500元)+新砌墻體(800元)+重新做水電(1200元),多花2500元,還耽誤工期1周。
常見改動項:
吊頂造型:從平頂→雙眼皮吊頂(多收30元/㎡人工費);
插座位置:增加1個插座≈150元(含開槽、布線、面板);
衛(wèi)浴布局:馬桶移位(需重做防水+改管道,至少1000元)。
規(guī)避:開工前確認“最終設計圖”,標注“非結(jié)構(gòu)性問題不改”,小改動集中到施工前期,避免中途返工。
四、“低價套餐”藏陷阱:看似便宜,增項不斷
很多裝修公司用“998元/㎡全包”吸引客戶,實際暗藏大量“必增項”,算下來比正常報價還貴。
(一)合同里的“文字游戲”
案例:趙先生簽了“10萬全包”套餐,施工后被告知:“套餐含的是普通地漏,防臭款需加200元/個;套餐內(nèi)地板只鋪臥室,客廳鋪磚加5000元”,最終增項花了3萬。
常見套路:
模糊材料型號:“知名品牌瓷磚”未注明具體系列(實際用低端款,升級加錢);
限制數(shù)量:“套餐含3樘門”,多的每樘加1500元;
漏算工序:“墻面刷漆”不含基層處理,想做需加8元/㎡。
規(guī)避:簽合同前讓銷售“逐條讀增項條款”,標注“超出部分按市場價7折結(jié)算”,并附“材料型號清單”。
五、軟裝“放飛自我”:小錢累積成大錢
很多人嚴控硬裝預算,卻在軟裝、家電上“剎不住車”,這部分超支占比可達20%-30%。
(一)家具:從“夠用”到“成套買”
案例:王女士硬裝控制得很好,買家具時本想買1.5萬的沙發(fā),看到“客廳五件套(沙發(fā)+茶幾+電視柜+餐桌+椅)3萬”覺得劃算,果斷下單,多花1.5萬。
超支重災區(qū):
窗簾:從“基礎(chǔ)款”→“定制遮光+窗幔”(90㎡房子多花2000元);
燈具:從“吸頂燈”→“全屋吊燈+射燈”(多花3000-5000元);
裝飾畫、擺件:零散購買累積超預算(看似便宜,加起來過萬)。
規(guī)避:軟裝按“必需→改善→輕奢”分級,先買必需款(床、沙發(fā)、餐桌),非必需項(裝飾畫、地毯)后期慢慢添。
六、家電“盲目追新”:功能過剩,預算超標
家電是預算超支的“隱形大戶”,尤其容易被“智能功能”“大容量”吸引,忽略實際需求。
(一)“為用不上的功能買單”
案例:李先生買冰箱時,本想買3000元的基礎(chǔ)款,被推薦“5000元的無霜+制冰+聯(lián)網(wǎng)款”,想著“一步到位”就買了,結(jié)果制冰功能一年用不了3次,多花2000元。
常見誤區(qū):
洗衣機:小家庭買10kg以上大容量(實際8kg足夠,多花1000元);
電視:50㎡客廳買75寸(65寸足夠,多花2000元);
凈水器:選“全屋凈水”(普通家庭末端凈水器足夠,省5000元+)。
規(guī)避:列“家電必需功能清單”,超出的功能堅決不買,認準“一級能效”(長期省電更劃算)。
七、工期拖延:隱性成本增加
工期延長看似和預算無關(guān),實則暗藏“額外消費”,尤其對租房住的業(yè)主影響大。
(一)拖延導致的連鎖花費
案例:陳女士裝修原計劃2個月,因施工隊頻繁返工拖延到4個月,多付2個月房租(4000元),還因著急入住,被迫高價買家具(比計劃多花8000元)。
超支點:
房租/酒店費:每月2000-5000元(根據(jù)城市不同);
臨時采購:工期拖延導致部分材料漲價(如水泥、瓷磚);
加急費:催工導致工人索要“加急費”(1000-3000元)。
規(guī)避:合同注明“工期延誤違約金”(如每天扣總款的0.1%),定期去工地檢查進度,避免“工人磨洋工”。
總結(jié):超支的核心是“沒提前設防”
裝修預算超支,80%源于前期規(guī)劃不細致,20%源于施工中把控不嚴。避開這些坑的關(guān)鍵是:
1.前期做“全項目預算表”,標注每一項的上限;
2.材料、方案改動前算“差價”,超過5000元堅決停;
3.合同里“增項、工期、材料型號”寫清楚,不留模糊空間。
如果覺得自己把控不住,可聯(lián)系我們——設計師會幫你做“全明細預算”,標注潛在超支點,施工中全程跟蹤,讓每一分錢都花在明處,避免“裝完才發(fā)現(xiàn)錢花超”的尷尬。
專屬設計師免費1對1全程服務
關(guān)注華美樂